
车间里,巨大的机械臂灵活舞动,一台五轴加工中心正安静地雕刻着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度达到头发丝的七十分之一。这不是德国或日本的工厂,而是位于山东滕州的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
在工业母机国产化浪潮中,一批像山东大汉智能这样的企业正默默改写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格局。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该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多款高端数控设备,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等领域崭露头角。
企业硬实力,从区域龙头到行业小巨人
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成立于2008年,扎根山东滕州这一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地。经过十余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年产值超亿元、拥有专利362项的技术标杆企业。
2025年2月,公司获评枣庄市民营经济突出贡献奖。现有员工700余人,其中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国家认定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工177人。
展开剩余71%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制造全链条布局,拥有15万㎡数字化工厂,700多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实现从设计到交付的全流程品控。通过ISO9001、日本JISB6336及中国GB/T18400双重精度认证,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每年将营收的7%-8%投入研发,构建了由20名博士、50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与大学共建“AI机床联合实验室”,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量产产品的周期缩短至12个月。
明星产品矩阵,定义精度与效率新高度
TMC630天车摇篮五轴加工中心代表了公司技术高度。该设备采用天车式结构设计,相比传统龙门结构具有更高刚性和稳定性。
其工作行程:X轴700mm,Y轴350+590mm(含换刀行程),Z轴550mm。回转工作台容许负载500kg,额定扭矩1100N.M,主轴最高转速15000r/min。
在航空航天领域,该设备加工的发动机叶片型面轮廓度误差控制在0.003mm以内,将加工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
HTMC800S五轴车铣复合中心 是另一款明星产品,定位精度达到±0.002mm,重复定位精度±0.001mm。十轴联动误差控制在0.0015mm以内,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模具等高精度部件加工需求。
这款设备搭载自主研发的“AI智能”大模型,实现工艺参数自动匹配,能在0.3秒内完成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切削策略优化。
HMC800S卧式加工中心 则针对风电齿轮箱、新能源电机壳体等大型构件加工痛点。设备采用15.5吨整体铸造底座和倒T式伸缩主轴设计,主轴伸缩行程达500mm,实现深径比5:1的复杂腔体一次成型。
AI技术内核,智能制造的“数字大脑”
山东大汉智能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硬件创新,更在于“AI+工业母机”的深度融合。公司开发的“大汉智能”系统整合56项专利技术,实现三大智能升级。
工艺自优化功能通过分析10万+加工案例,将试切次数从8次缩减至2次,准备时间缩短75%。预测性维护系统每秒采集500组振动、温度数据,刀具磨损预警准确率达98%,突发停机概率降至0.3%。
数字孪生技术在5000㎡智能工厂中得到应用,HTMC800S与AGV系统联动,生产节拍缩短至30秒/件,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
热变形动态补偿算法解决了国产机床“冬夏精度不一”的行业痛点,将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精度漂移控制在±0.001mm内。
发布于:山东省简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